培养目标: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,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,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,系统掌握质量管理、质量控制、质量认证等领域的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,具有创新精神、创业意识及创新创业基本能力,能在工业、服务业等相关领域从事质量管理与控制、质量审核与监督、质量分析与改进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。
授予学位:管理学学士学位
核心课程:管理学、运筹学与系统工程、标准化工程、质量认证、质量统计技术、质量检验技术、测量系统分析、质量分析与改进。
专业特色:本专业是南宁学院与原广西质监局合作办学专业,也是自治区级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的核心专业,该专业广西唯一。专业立足“新文科”建设,紧密对接广西“14+10”现代产业体系(如新能源汽车、绿色制造)及中国-东盟质量合作需求,打造“管理-技术-数据”交叉融合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。专业联合广西质检院、东盟经开区等共建实践基地,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形成“产业需求→教学创新→成果反哺”闭环,融入东盟标准适配、质量伦理推演等跨学科内容,强化学生“技术向善”伦理意识与全球化质量治理视野,培养兼具管理思维、技术逻辑与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,为区域产业链升级和国家“质量强国”战略提供高素质质量人才支撑。专业2017年成为自治区民办高校重点建设专业,2019年成为自治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。
教师队伍:本专业形成了以教授、行业专家为核心引领,中青年教师为骨干支撑的双师双能型教师团队。现有专任教师12人,高级职称6人,博士4人。引进标准、计量、检测检验、认证认可等领域的行业专家12人。80%以上教师具有企业实践经历。持有六西格玛黑带、美国注册质量工程师(CQP)等国际权威职业资格证5人,自治区政府主席质量奖评审专家2人,国家质检总局WTO/TBT国外通报评议专家1人。教师团队兼具学术深度与产业广度,为培养新时代质量专业人才提供了坚实保障。
实习实训条件:专业建有“中国质量研究与教育(南宁)基地”“中国东盟质量研究与教育中心”“南宁市标准化人才培训基地”“广西—东盟标准研究国际合作示范基地”,建有“现代质量技术与管理实验室”“质量分析与改进实训室”“现代传感器技术实验室”“食品品质控制实验室”等实验室,特色鲜明。在广西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、广西计量院、广西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、广西标准技术研究院挂牌设立产学研合作基地、教学实习基地,同时与广西博测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、广西华测检测认证有限公司、广州广电计量检测股份有限公司、广西朗盛食品科技有限公司、皇氏乳业等十几家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,为学生开展实习实训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。
就业方向:本专业立足“质量强国”战略需求,就业前景广阔、路径多元:
1.政府与公共服务领域:各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、海关技术中心、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等,从事质量技术监督、标准化审查、绿色认证等工作;
2.高端制造业与服务业:在汽车、电子、食品等产业链龙头企业(如上汽通用五菱、柳工集团)担任质量工程师、体系认证专员,主导质量战略规划、智能检测技术应用与供应链质量优化;
3.科研与教育领域:进入中国标准化研究院、省级质检中心等科研机构,或职业院校从事质量技术研究、教学与标准化研究;
4.国际质量协作领域:依托广西“东盟桥头堡”区位优势,在跨境认证机构、RCEP区域企业,推动中国-东盟质量标准互认与质量治理创新。
毕业生就业案例:
1.蓝嘉,2019届质量管理工程专业毕业生,考取南宁师范大学研究生,现任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教师。
2.李名达,2019届质量管理工程专业毕业生,现任中共喀什地委组织部科员。以"青春献边疆,质量筑初心"为人生信条,成为边疆建设中质量管理人才的典范。
3.覃顺奎,2019届质量管理工程专业毕业生,现任广西伊利冷冻食品有限公司质量部主管,是"从基层质检员到质量领军人"的成长典范。
4.王文璐,2023届质量管理工程专业毕业生,考取新疆医科大学研究生。以“扎根边疆,医质协同”为发展主线,成为跨学科应用型人才的典范。
5.罗小妹,2024届质量管理工程专业毕业生,现任纳恩博(深圳)科技有限公司供应商质量管理专员。